这年头,生活在城市里,最怕的是啥?
除了上下班高峰期的堵车,大概就是各种各样的噪音了。
你想想看,辛辛苦苦忙了一天,晚上回到家,正想安安静静地歇会儿,结果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音乐声,或者卡车轰鸣声,再或者楼上邻居的装修声,那感觉,简直能把人给逼疯!
耳边嗡嗡响,心里火冒三丈,觉也睡不好,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糟心。
咱们普通老百姓遇到这种事儿,心里肯定是窝火。
有时候,可能碍于面子,不好意思直接去跟人家理论;有时候,就算鼓起勇气去说了,对方也不一定搭理你,甚至还可能吵起来;更多时候,可能都不知道该找谁去管这事儿,最后只能自己默默忍着。
长此以往,这噪音问题就成了咱们心里的一根刺,拔不出来,也咽不下去,严重影响了咱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。
最近,我就看到了一个事儿,发生在湖州德清,说的是当地公安部门怎么帮老百姓解决噪音问题的。
这事儿听起来挺普通的,但仔细一琢磨,里头门道可不少,也给咱们普通老百姓提了个醒:原来,噪音问题不是没地方说理去,只要找对了门儿,还真能解决!
事情是这么回事儿。
在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,有一家沿街的店铺,不知道是做生意的,还是搞娱乐的,反正每天晚上,那店里的音响就跟打了鸡血似的,声音开得震天响,一直放到晚上11点才消停。
你想想,这都快半夜了,周围住的都是居民,大家白天上班上学都累了一天,晚上就盼着能好好睡一觉。
结果呢?
这震耳欲聋的音乐声,就像一个不速之客,硬生生地闯进了大家的耳朵,把好好的休息时间搅得稀碎。
一天两天还行,时间一长,谁也受不了啊!
这不,终于有居民忍无可忍了,拨通了政府的“阳光热线”12345,把这事儿给反映了上去。
这12345热线,咱们老百姓都挺熟悉的,平时有什么难事儿、烦心事儿,都可以打这个电话,政府部门会负责转给相关的单位去处理。
这电话一打,德清县公安局洛舍派出所的民警就接到了通知。
他们可没含糊,接到求助信息后,立马就行动起来了。
你看,平时咱们老百姓可能觉得,警察叔叔都是管抓坏人、处理交通事故的,这种噪音扰民的小事儿,他们会不会嫌麻烦、不愿意管?
但从这次的事儿来看,湖州公安的警察叔叔们,可真是把老百姓的事儿当成了大事儿。
他们第一时间就联系了那位投诉的居民,详细地了解情况,把这噪音到底有多大、持续到什么时候、影响了多少人,都问得清清楚楚。
光听居民说还不行,得眼见为实。
于是,洛舍派出所的民警们,还专门拉上了德清县综合执法局洛舍执法中队的同事们,一起去了那家店铺进行实地走访。
你可能会问了,为啥要叫上综合执法局的人呢?
这不是警察的事儿吗?
这你就有所不知了。
噪音问题,看起来简单,但涉及的部门可不少。
警察主要管的是治安方面的,比如噪音太大会影响社会秩序;而综合执法部门呢,可能管得更多的是市容市貌、环境卫生这块儿。
所以啊,这两家单位一块儿去,就能把这事儿管得更全面,也更有说服力。
到了现场,他们肯定亲自感受了一下那音响的威力,也跟周边的居民聊了聊,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被这噪音给折磨得不轻。
核实清楚情况后,民警和综合执法队员就找到了那家店铺的负责人。
他们并没有一来就板着脸、拿着罚单,而是心平气和地跟店铺负责人谈了起来。
先是把噪音扰民的危害性给负责人讲清楚,告诉他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,也可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。
然后,就噪音的播放时间和音量问题,和负责人进行了协商。
最终,双方达成了一个整改方案。
这个方案挺人性化的,不是那种“一刀切”的强制命令,而是考虑到了店铺的实际情况,也兼顾了居民的休息需求:
第一条,也是最关键的一条,就是要求店铺把音响的播放音量给降下来,而且建议在晚上9点之前就关闭音响。
你想想,晚上9点,大多数居民都准备休息了,如果音响能在这个时候关掉,或者把声音调到不影响别人的程度,那大家的睡眠质量就能得到很大的保障。
这可比之前放到晚上11点强太多了!
第二条,就更体现出湖州公安的细心和负责了。
他们表示,会定期对周边其他的店铺进行回访。
这说明啥?
说明他们不只是为了解决这一个店铺的噪音问题,而是想把整个区域的噪音环境都给管好。
通过定期回访,一方面可以看看之前那家店铺是不是真的按要求整改了,有没有“死灰复燃”;另一方面,也能提醒其他店铺,别以为没人管,大家都要自觉遵守规定,别制造噪音扰民。
第三条,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。
民警和辅警们会加强对沿街店铺和市民广场的巡逻。
为啥要巡逻?
就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。
如果发现哪个店铺或者在广场上用音响设备声音太大了,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进行教育劝导。
这种“主动出击”的方式,比等老百姓投诉了再去处理,效率可就高多了。
它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,避免了噪音对居民生活的持续影响。
你看,这三条措施,层层递进,既有针对性,又有长远考虑,真是把为民服务的理念落到了实处。
那么,这个事儿的结果怎么样呢?
好消息是,目前那家店铺已经按照要求把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了,噪音污染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!
这下,周边的居民们可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。
这事儿一办成,大家心里肯定都乐开了花,对公安部门的满意度也蹭蹭地往上涨。
通过这个事儿,咱们普通老百姓也学到了不少东西。
比如说,噪音污染其实有好多种,不仅仅是店铺放音乐,还有工业噪音、建筑施工噪音、交通运输噪音,以及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噪音。
就拿咱们最常遇到的社会生活噪音来说吧,它又细分成好几种:
一种是“炸街”的。
就是那些喜欢改装车的人,把车开得轰隆隆响,跟开飞机似的,在大街上呼啸而过。
这种噪音不仅刺耳,还挺吓人的。
还有就是机动车乱按喇叭的。
特别是在晚上,一声尖锐的喇叭声,能把睡梦中的人一下子给惊醒,让人特别烦躁。
居家产生的噪音也挺多,比如楼上邻居大半夜还在用洗衣机洗衣服,或者弹钢琴、拉小提琴,再或者装修电钻声,这些都让人受不了。
另外,现在好多地方都有广场舞大妈们,她们跳舞健身是好事儿,但如果音响声音开得太大,那可就成了“广场舞噪音”了,也容易引发邻里矛盾。
这些社会生活噪音,咱们得知道,它是由公安机关负责监督管理的。
也就是说,如果咱们遇到了上面说的这些情况,可以直接找警察叔叔帮忙。
那要是遇到了噪音污染,咱们普通老百姓具体该怎么办呢?
文章里也给咱们支了几招,特别实用:
第一招,也是最简单的,就是先找咱们身边的“娘家人”——社区居委会、物业或者小区业委会。
他们离咱们最近,对小区的情况也最了解,可能通过调解就能把问题解决了。
第二招,就是咱们前面说的,拨打12345政府阳光热线。
这个电话是政府为民服务的一个总入口,不管你遇到啥问题,都可以打这个电话,他们会帮你转到相应的部门去处理。
像这次德清的噪音事件,就是通过这个热线解决的。
第三招,如果噪音问题比较严重,而且对方不听劝阻,影响特别大,那就可以直接拨打110报警。
110是紧急报警电话,警察叔叔接到电话后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制止这种扰民行为。
第四招,如果前面这些方法都试过了,问题还是解决不了,或者噪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,那咱们就可以考虑走法律途径了。
现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里,已经明确规定了咱们老百姓有“生活安宁权”,如果噪音超出了法律规定的标准,制造噪音的人或者单位就属于“噪音扰民”,咱们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,要求对方停止侵害、进行整改,如果造成了损失,还可以要求赔偿。
所以啊,别以为噪音是小事儿,法律可是支持咱们维护自己权益的!
通过这次德清的噪音事件,以及咱们了解到的这些维权途径,咱们会发现,现在咱们国家在社会治理方面,真是越来越精细化、人性化了。
特别是湖州公安,他们推出的这个“民呼警应”机制,我觉得特别值得咱们老百姓点赞。
啥叫“民呼警应”呢?
用大白话说,就是老百姓有什么困难、有什么诉求,只要你喊一声,警察叔叔就会及时响应,并且想方设法给你解决。
这个机制,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,它背后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支撑。
据了解啊,湖州公安从2009年就开始琢磨怎么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了,他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老百姓那些“急难愁盼”的问题。
后来,他们搞了一个“民意诉求一体化工作模式”,就是把老百姓的各种诉求,从收集、办理到反馈,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,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头有尾。
到了2011年,他们又推出了一个“共享民意”系统,这个系统把老百姓的意见建议都收集起来,让各个部门都能看到,方便大家协同解决问题。
再到2022年,这个系统又升级了,变成了咱们现在说的“民呼警应”系统。
这个升级后的系统,功能可就更强大了。
它把咱们平时用的各种反映问题的渠道,比如12345政府热线、民意直通车,甚至包括微博、微信这些新媒体平台上的留言,都整合到了一起。
这也就是说,不管你通过哪种方式反映问题,只要你的诉求一发出去,这个系统就能接收到,然后进行统一的流转和处理。
这样一来,咱们老百姓反映问题就更方便了,随时随地都能把自己的困难和建议说出来。
而且,这个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,它能确保“每一件事都有落实,每一份期待都有回音”。
咱们有时候反映了问题,最怕的就是石沉大海、没有下文。
但有了这个系统,你的诉求会被全程跟踪,处理进展也会及时反馈给你,直到问题真正解决。
这种透明、高效的办事方式,让咱们老百姓心里踏实多了,也对政府部门更有信心了。
总的来说,从这次德清的噪音事件,咱们能看到,咱们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生活体验了。
以前可能觉得噪音是小事,但现在,政府部门会把它当成大事来抓,而且是多部门联动、科技赋能,用更科学、更人性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。
这种“民呼警应”的模式,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噪音问题,它更传递出一种信号:那就是咱们的老百姓,只要有合理的诉求,只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去反映,就一定能得到重视,也一定能得到解决。
这不仅提高了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质量,也构建了更加和谐的警民关系,让咱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,咱们生活的这个社会,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,越来越有温度。
晶顶网配资-晶顶网配资官网-配资入门炒股-线上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